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調查你個頭 理大「獵頭人」蒐華人頭形數據

明報 18/09/07


調查你個頭 理大「獵頭人」蒐華人頭形數據


【明報專訊】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膚色分別
,任何人都可以一口講出,形狀大細呢?
原來中國人的頭較圓,西方人則較長。理
工大學 數名「獵頭人」(Head Hunter)
走訪內地6個省份,用三維掃描儀器收集
逾2000人的人頭數據,歸納出中國人的1
0種頭形,更發現城市人一般都較農村人
頭大。「獵頭人」將建立全球首個華人「
尺碼資料庫」,供頭盔、眼罩公司為華人
製造合適的產品,為華人製造最fit的頭部
產品。


中國人頭較圓 西方人較長


「中國尺碼」項目負責人、理工大學設計
學院負責人Roger Ball(左圖)表示,中
國人和西方人的頭形是完全不同的,中國
人的頭形較圓,西方人則較長,中國人的
後尾枕亦較西方人平,因此一些根據西方
人頭部大小設計的頭部產品如頭盔,中國
人會覺得太細,戴起來不舒服。


走訪6省蒐2000頭型數據


去年開始,理工大學展開一項名為「中國
尺碼」(Size China)的計劃,「獵頭人」
走遍內地6省,包括廣州、杭州、蘭州、重
慶、北京 及瀋陽,蒐集超過2000名華人的
頭形和臉形數據,整項計劃共花費逾600萬
元,其中450萬獲政府設計資優計劃資助,
目的是為華人建立「尺碼資料庫」,真正做
到「Perfect fit」(完全合適)的頭部產品。


「獵頭人」根據蒐集得來的數據,歸納出中
國人的10種頭形,頭圍由510至600毫米不
等,涵蓋全中國95%的人口,而中國人平均
頭圍約560毫米,換言之,若頭圍超過600
毫米,可說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頭仔」。
該項目亦發現,北方人的頭亦較南方人大,
但詳細的比較仍須再作分析。


歸納10種頭形 建「尺碼資料庫」


不過,今次研究並不包括香港人,Roger
Ball解釋,香港大部分居民都是內地移民,
來自各省各縣,因此在內地收集人頭數據,
比在香港收集更有意義。


其中一名「獵頭人」黃淑琪(阿ki)表示,
多月來在各地收集人頭數據,發現生活在較
富裕城市的研究對象,頭的體積明顯較大,
而較接近農鄉的省份如蘭州,研究對象的頭
則較小,她估計可能和城市人食物營養較豐
富有關。「廣州人可能較有學識,對掃描器
會較抗拒,擔心會傷害自己身體;相反,鄉
村的人卻沒有太大抗拒,令我好意外。」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犀牛群 大戰 獅子,勇救犀牛BB Battle vs Lion, save Battle baby

市面「健康飲品」含糖超汽水

轉自 : 星島日報 15/09/07


市面「健康飲品」含糖超汽水


不少市民認為柚子、蘆薈等飲品有天然成分,應較汽水
等健康,但消委會調查發現該類含水果或有清熱作用的
飲料,部分含糖量與向被視為致肥原的汽水相若,甚至
更高,當中以柚子類飲品的平均含糖量最高。

消委會與澳門 消委會合共測試市面出售的四十二款蘋
果類、梨類、甘蔗、柑桔、柚子、花旗參及蘆薈等飲料
,當中三十五款於本港有售,結果發現所有樣本以重量
百分比計算,含糖量由百分之四點六至百分之十點六,
含糖量最低的為「健康工房靈芝花旗參蜜飲料」、最高
的則是「滋滋梨汁飲品」。

以飲品類別來分,則以柚子類飲品含糖量最高,由百分
之五點七至百分之十點四;總糖含量平均較低的則是花
旗參類飲品,含糖量最高也只是百分之六點二。向來被
指致肥的「可樂」每百克含量亦有一成,但部分測試飲
品的含糖量竟與汽水差不多,當中「滋滋梨汁飲品」及
「陽光茶餐廳柚子蜜」的總糖含量,更較「可樂」為高
。市民近年愈來愈重健康,市面興起的「低糖」或「
少甜」果汁飲品亦受歡迎,但調查發現七款聲稱低糖或
少甜的飲品中,「樂天鮮蘆薈樂」、「能量柑桔檸蜜」
等四樣本的含糖量較沒標示「低糖」的同類飲品更高。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昨表示,飲品含糖量為市民關注,
現時法例卻沒有標準指示含糖多少屬「低糖」,只規定
所有聲稱「低糖」的飲品需於包裝上列明實際含糖量,
建議於食品法例清晰界定「低糖」或「低鹽」標準。

劉燕卿續指,是次測試的飲品中,只有約四成、即十七
款有標示實際的含糖量,她建議市民於購買飲品時,可
嘗試由上至下地閱讀「營養標籤」,因法例有規定生產
商須按成分多寡標籤列出,即使沒寫糖實際含量,市民
亦可按排列位置評估飲品會否含很多糖。

聲稱低糖的「樂天鮮蘆薈樂」沒於標籤列明糖分含量,
食物安全中心 回應指正跟進樣本,若有足夠證據或提
出檢控。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
若某食物特別強調某種配料含量,不論高或低均須於包
裝標明配料實際分量,或在重量方面佔該食物的最低或
最高百分率。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耳鳴可致弱聽精神病 唱K竹戰蒲吧 噪音損聽覺

轉自: 明報 18/09/07


耳鳴可致弱聽精神病 唱K竹戰蒲吧 噪音損聽覺


【明報專訊】港人應酬生活多多,唱卡拉OK、麻將耍樂
、去酒吧都是常見消遣﹔有聽力學家指出,人耳對娛樂
場所的高聲浪抵受能力有限,若經常長時間「唱K」、
打麻將數小時,可產生耳鳴,而長期耳 鳴後果可大可小
,輕則引起失眠,重者可致弱聽及精神病。要消除耳鳴
,專家指出患者應改變生活模式,應酬適可而止,例如
唱K不要多過兩小時。

逾85分貝 人耳抵受有時限

私人執業聽力學家區慧賢表示,港人應酬頻繁,耳鳴情況
愈趨普遍,40歲以上人士較易產生耳鳴﹔按照其經驗,兩
年前,每10個病人當中,只有1人是因為嘈吵的應酬生活
而產生耳鳴,現時則增至每10人便有3至4人,當中多為高
職位的白領人士。

區指出,人耳對85分貝以上的嘈音抵受力有時限,而卡拉
OK、演唱會、打麻將、酒吧、夜總會等製造的聲浪多超越
85分貝。

偶爾處身在嘈雜環境,內耳聽細胞會暫時受損引起耳鳴,
翌日會自動復元﹔若經常如此,細胞可能會永久受損,變
成弱聽,長期受耳鳴困擾和頭暈,有病人更因此失眠,疑
心自己有病,甚至需看精神科醫生。

患者﹕寧靜時聽到「轟轟聲」

從事保險業10年的鍾敏儀,每周5晚應酬生活排得密麻麻
,是工作的一部分。鍾一直有耳鳴問題,近幾個月工作壓
力大,她一靜下來便聽到「轟轟聲」,令她經常尋找聲音
來源,以為電器未關,但聲音其實源自自己的耳朵。鍾兩
個月前接受復康功能治療,並開始做瑜伽紓緩壓力,現時
耳鳴情況已減少。

若病人因噪音而產生耳鳴,可服用紓緩藥物,並接受復康
功能治療,訓練耳朵「不理會」耳鳴,重新接收外界聲音
,並應戒掉煙、酒、咖啡等刺激物。若市民經常在嘈雜環
境,持續1周有耳鳴、「耳朦」,聽不到高音,便應去檢
查耳朵。

耳鳴的成因有多種,除了噪音破壞內耳聽覺細胞,耳垢、
中耳炎或耳膜穿洞亦會導致耳鳴,至於形成鳴聲的過程,
則仍待醫學界研究。耳鳴者聽到的鳴音不一,有高有低,
如沙沙聲、流水聲、蟬叫或「VV」尖聲。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虞瑋翔表示,一般寧靜環境下,大部分
人都會感到輕微耳鳴,但耳鳴是否「響」,則是人的主觀
感受,受心理因素影響,若壓力大,會覺得耳鳴特別大聲。

血癌康復病童:臍血是大恩人

轉自: 明報 11/09/07


血癌康復病童:臍血是大恩人

【明報專訊】現年16歲的羅浩源,歲半時證實患上急性
白血病(血癌),接受為期兩年的化療後康復,但隨後
兩次復發,年僅9歲、升小三時驚聞「無藥醫」。醫生
告訴他,唯一自救方法是骨髓移植,不幸近親骨髓全不
合,絕望之際,發現紅十字會有合適臍血進行幹細胞移
植,他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活著要有勇氣,希望就會來臨」是浩源經常掛於嘴邊
的「金句」,曾站在生死邊緣的浩源坦言,別人當作廢
物的胎盤,對他來說是無以為報的大恩人,他從沒想到
一個孕婦誕下小生命的同時,亦能讓另一名病危小孩重
生。回憶當年浩源的發病經過,羅太心情異常難受,最
初知道有合適臍血,但因從未有成功移植案例,不敢冒
險的她斷言拒絕臍血移植建議,自行帶浩源四出訪尋名
醫,「當時花了很多錢看中醫,聽說元朗有癌症中醫專
家,山長水遠也要去﹗」

不過,眼見浩源身體愈來愈虛弱,羅太苦無對策,只能
帶浩源返回醫院接受臍血移植,幸最終移植手術成功,
浩源留院5個月後康復出院,羅太說:「今次事件後,我才
恍然大悟臍帶血是何等偉大﹗」

學生失身率 初中高於高中 近半學生不會或不肯定會避孕

轉自: 明報 28/07/07


學生失身率 初中高於高中 近半學生不會或不肯定會避孕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與「母親的抉擇」,上兩月訪問
了逾3000名中學和大學生,其中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已
「失身」,而中學初中生「失身」的情,更較高中生
普遍。調查機構形容情堪憂,促請教統局盡快把性教
育納入小學正規課程。

數字未包括非在學青年

受訪的14歲至21歲學生,絕大部分為中學生。一成半表
示曾和別人發生性行為。在中一至中二組別中,近兩成
人已獻出了「初夜」﹔在中三至中七組別中,逾13%人
承認已奉上了自己的「第一次」。母親的抉擇未婚懷孕
服務主任劉小草形容,是次研究反映問題只屬冰山一角
﹕「今次研究集中在學生,若包括其他非在學青年,實
際的數字會更大。」

拍拖年齡推前 對性好奇

中大心理系首席研究學者林少說,初中生較高中生的
「失身」情嚴重,是因為高中生多把注意力放在學業
方面,對性的認知和情感控制亦較好,擔心懷孕後要承
擔的後果。

劉小草補充,現時年輕人開始拍拖的年齡已推前至小五
、小六,他們透過互聯網和傳媒接收不同的性知識,對
性的好奇心增加。

調查又指出,近半學生不會或不肯定進行性行為時會避
孕。若意外懷孕,逾一半學生指會選擇自行照顧嬰兒,
約四分一會選擇墮胎和交由別人領養。林少說,此情
況令人關注,並指學生性知識貧乏,多數只是聽過「月
經」和「墮胎」的課題,從未正式接受過完整的性教育。

林說,性教育不單是涵蓋生殖器官的功能和性交的過程
,而是包括兩性的身分認同和感觀、個人操守、道德及
性的操守、價值觀、安全性行為等。她指性教育應由幼
稚園或小學開始,為年輕人踏入青春期時「做好準備」
,促請教統局盡快把性教育納入正規課程。

籲性教育由小學開始

劉小草稱,除了學校教育,家長有責任自小灌輸性知識
予子女。她建議,家長不應一開始便質問子女﹕「你有
沒有拍拖﹖」又或厲聲喝罵,應該要從日常生活中,如
透過新聞報道,與子女一起討論拍拖、未婚懷孕等問題
,否則子女便會四處尋求一些不正確的性知識。

教統局發言人指,局方致力在學校推行性教育,現行的
中、小學課程均包含性教育課題,並鼓勵學校透過家校
合作,推廣和深化性教育。

源頭水量減 骯髒不能喝

轉自: 明報專訊 09/07/07



【明報專訊】長江正源——沱沱河的流量逐年減少,存
在枯竭危機;記者此行目睹,沱沱河水受垃圾污染,已
經不再純潔,居民要從數十公里外買水飲用。


歸根究柢,人類肆意排放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暖化 的主
因。如今,長江源區以僅存的「淚水」向全人類發出重
大的警號﹕若我們還不採取積極措施,將招來災難後果。

唐古拉山鎮位於青海省南部,海拔4200米,與西藏 接壤
;人口雖然不到3000,但因為建於中華母親河長江正源
沱沱河的旁邊,全國知名,稱為「長江源頭第一鎮」。6
月的黃昏,風沙大作,四周傳來藏獒焦躁不安的吠聲。近
年這裏的風沙愈來愈頻密,昔日沱沱河邊的草場都已變成
沙丘及荒漠,全鎮僅有的幾間清真或川菜館,門口都掛上
厚厚的防沙布。

風沙吹襲 草場變成荒漠

42歲的藏民多拉正在運水車前休息,怔怔地望落日;運水
車的水喉還未閂好,流得滿地都是。多拉每天4次從數十公
里外的開心嶺,把井水運到鎮內。日復一日,這種生活已
維持了兩年多。雖然他仍養了400多頭羊,但由於外來水
在這裏有市場,多拉幾乎已全心投入運水行業。奇怪的是
,沱沱河就在鎮的旁邊,居民為什麼還要花錢到外地買?

在帳篷裏賣酥油茶的藏族小姑娘為記者解疑,「河水都很
髒,不能喝」。原來沱沱河上游已被各種家居垃圾污染,
大部分居民已經不飲河水。「我們(的茶)都是用水車運
來的井水」,小姑娘邊斟水,邊嘀咕。沱沱河氣象站副
站長雷愛國也承認,河水因為垃圾污染及鹽度太高,已經
不適宜飲用,喝了會拉肚子,很多居民都改飲桶裝水。

垃圾為患 沱沱河敲警鐘

沱沱河是長江的源頭,發源於唐古拉山脈6621米高主峰—
—各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一滴甘泉,經過6397公
里,從高原小鎮一直往東流向繁華上海 ,孕育了中華文
明。不過,隨長江源區人口增多、人類活動增加,它已
不再純潔。

記者所見,唐古拉山鎮到處有不少垃圾堆在河邊。政府早
已意識到垃圾問題,但改善措施的效果不大。2001年,唐
古拉山小學成立了「長江第一小衛隊」,清理河邊垃圾,
一次就撿了數噸。若問題仍不解決,沱沱河可能淪為長江
第一污染源。